学术报告:Chemical proteomics approaches to identify drug targets and monitor protein translation/modifications
报告简介:在新药研发和天然产物开发过程中,化学小分子的作用靶点研究始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关键环节。研究药物和靶点之间相互作用能够帮助解析药物的药理和毒理,并且极大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然而,在全蛋白组两万多个蛋白质里寻找某个特异性靶蛋白就犹如大海捞针般困难。近年来化学生物学结合蛋白质组学在该方向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本次报告中,赵倩博士将介绍她博士及博士后期间所开发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着重讨论如何运用化学生物学和质谱发现能与天然产物或蛋白激酶抑制剂直接结合的靶蛋白,从而从源头上解析药物小分子的作用机理。
报告人:赵倩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学系Assistant Professor。曾经在香港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学院博士后。赵倩博士在在过去的十年里专注于小分子的靶蛋白(群)筛选和技术开发。在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期间利用化学生物学手段成功筛选天然产物小分子的靶蛋白,建立了新型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并因此被瑞士诺华制药(Novartis)聘请作为特邀I级研究员参与其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博士后研究期间师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质谱研究中心主任,即Mol. Cell. Proteomics主编Burlingame教授和HHMI研究员Taunton教授,开发出适用于筛选激酶抑制剂靶蛋白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设计的化学探针被Sigma-Aldrich收购,技术被辉瑞制药(Pfizer)波士顿研发中心收购。赵倩博士的研究方向涵盖化学生物学,生物大分子质谱和蛋白质组学,天然产物和药物靶点分析。理论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和Anal. Chem.等多个本领域主流期刊上。
时间: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 上午9:45
地点:庄瑾楼426报告厅